气溶胶因其“污染物”的身份,向来不受人们欢迎。但事实上,它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天敌,是气候的“制冷机”。日前有科学家撰文指出,对于气溶胶能扩大云层并进而缓解气候升温的现象尚缺乏必要的研究[1]。 论文作者是来自德国汉堡Max Planck气象研究所的Bjorn Stevens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Graham Feingold。他们通过细致分析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气溶胶对云、降水、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得出结论:用“气溶胶增加导致降水减少、云量增多、地面冷却”机制来研究这一问题过于简单化,与一些观测事实不符,会导致研究结果过高估计气溶胶的冷却作用和对降水的抑制作用,从而使得许多研究工作相互矛盾、争论不止。 “在研究中不能将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云都混为一团。”Stevens说。该论文指出,改变现有的研究方法,对云进行分类研究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 对于Stevens等人的观点,陕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余兴表示赞同:“对云进行分类研究的方法是值得尝试的。”他告诉《科学新闻》,这不仅因为许多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使用原有机制不能解释一些现象,而且他们在分析气溶胶对降水、雷电、辐射影响时也观察到了一些迹象,对不同的云,反映是不同的,并且湿度、环流都会产生影响,有时可能改变最终结果。 据了解,气溶胶的间接效应是当今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也是气候模式中描述最不准确、最不确定的因素之一。 余兴认为,对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进行改进将会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一是可以在气候模式中改进气溶胶的间接效应,改善气候变化模拟能力,指导制订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政策措施;二是可以针对气溶胶抑制降水的云开展有针对性的人工增雨作业,减缓水资源短缺。”他说。 参考文献: [1] Nature, 461: 607-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