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价值所在
相关资料显示,现在我国每年仅运输途中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等食品价值约为700亿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浪费。这种情况正是由于不恰当的运输方式造成的。现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这一块的基础设施陈旧、冷藏的车辆数量少和缺乏相关的条例政策管理等等,造成了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这一市场的操作不规范从而损失严重。现在人们的对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应该注意加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管理和加大对这一块的投资。
据了解,农产品冷链物流增长空间巨大,未来五年内社会投资将新增2000亿元。到2015年,我国将初步建成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服务体系,使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目前,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进入冷链系统的比重只有5%、15%、23%。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农产品进入冷链流通在95%以上。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应该如何发展?
在投资建设方面,要加大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基础设备的投资。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在冷链物流管理方面,要求各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所以食品冷链的运作始终是和能耗成本相关联的,有效控制运作成本与食品冷链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成本方面,为了确保生鲜果蔬等在流通各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条件下,必须安装温控设备,使用冷藏车或低温仓库,采用先进的信息系统等。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统成本偏高。
在专业人才这一方面,需要专门培养一部分专业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人员。现在我国农产品冷链专业人才急缺。相关专业对口的人员很少,还有部分人才流入到国外。因此应该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 突出问题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张晓强副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比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鲜活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偏低。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而我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
二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我国人均冷库容量仅7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0.3%,现有冷冻冷藏设施普遍陈旧老化,且区域分布不平衡,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区域性农产品配送中心等关键物流节点缺少冷冻冷藏设施。
三是冷链物流技术推广滞后。生鲜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和低温环境下的分等分级、包装加工等商品化处理手段尚未普及,运输环节温度控制手段原始粗放,发达国家广泛运用的全程温度自动控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四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过程中,优质优价的机制仍没有形成,冷链物流的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现有冷链物流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实力弱,经销规模小,服务标准不统一,具备资源整合和行业推动能力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刚刚起步。
五是冷链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健全。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冷链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缺少统一标准,信息资源难以实现有效衔接,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在我国尚处于推广的起步阶段。
三 国家扶持
从永宁县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了解到,永宁4个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获得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7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另外我们还得知天津滨海泰达物流营运中心冷库和中心渔港示范冷库两个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物流业调整和振兴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扶持资金共计800万元。由此我们看到了国家扶持冷链物流业的力度以及高度重视其发展的态度。
我国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国,目前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水果和肉类产量占30%,禽蛋和水产品产量占40%。近年来我国生鲜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比例逐步提高,目前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40%,冷链物流的规模快速增长。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着重在体系建设上做文章,应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纵向体系,包括组织体系、渠道体系、市场体系、管理组织体系、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宏观调控体系等。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组织体系应重点发挥各种流通企业,特别是农村集体合作组织、农村龙头企业的作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渠道体系,包括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餐对接、农批对接等多种形式的直接流通渠道和间接流通渠道。
冷链物流业目前存在的一个弊端是规模性不大。国家既然有专项资金来扶持冷链物流业发展,冷链企业应充分抓住国家宏观调控的机遇,多种形式并存的冷链物流模式,有效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