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是商业价值的洼地。如今,空调市场在中国家电业的“虹吸效应”愈发明显,不只是吸引大量投机商的扎堆、更吸引众多厂商的进入。
从2017年开始,空调市场在家电业表现的“一枝独秀”,就已经引发大量的中小企业,甚至是投机者、窜货商们扎堆。市场上的空调品牌数量从2016年前不足20个,到2017冷年结束后已突破80个,并有望在2018年突破100个。
在市场上空调品牌数量激增的背后,正是进入寒冬之后,面对彩电的全线萧条、冰洗的一片低迷,在众多家电经销商,以及厂家业务人员的推动下,几乎所有家电厂商都在主动、或被动介入空调市场。
一方面,大中小家电企业通过贴牌代工的方式要进军空调行业,补上空调短板;另一方面,众多家电经销商,不管是黑电、还是冰洗,均要兼营代营空调品类。
面对千军万马同挤“空调”独木桥的2018年空调市场产业格局,众多的家电厂商到底如何应对这一局面。巨大强与小弱穷竞争两极分化下,如何从中谋得“一席之地”?
近年来,随着消费群体的年轻化、时尚化,以及个性化,由此所有家电厂商同时站在新的起跑线上,重构新的商业边界和游戏规则。由此引发空调产业边界的持续裂变。
面对80后、90后,甚至95后组成家电消费的新主力军,由此带来的则是空调市场竞争规则的变化:不唯大、不唯强,关键要有个性化、差异化。打造能吸引市场和消费者的差异化产品、个性化品牌,才是商业竞争的最佳突破口。
2018年空调产业竞争最大“死穴”,就是企业间的盲目跟随和模仿。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还是实力强弱,都需要在有限资源下创造产品功能、市场营销、品牌定位的差异化特色。一定要让市场、商家和用户记住、信任,才能在一线市场上赢得一线生机。
同时,整个空调市场的消费也呈现出“两端化”格局,即高端化、高性价比,或低端化、低价格竞争。由此所有家电厂商切忌陷入空调市场的“中端陷阱”,即一没个性、二没差异、三没优势,纯粹只是为了投机。
无关大小、无关强弱,2018年空调市场注定是一场乱战加激战,而赢家注定是那些有特色、有魅力的企业和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