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斯工业制冷部全球应用技术总监Niels P.Vestergaard先生则以欧洲先进的案例为切入口,向中国同仁展示了氨在国际上地位和无限潜力。
两位中外专家都是制冷领域的知名学者,其观点相互补充,互为启呈,为行业同仁奉献上一道氨制冷安全的饕餮盛宴。
这要先从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涉氨事故讲起:2013年6月3日,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这起灾难造成121人遇难,77人受伤。直接原因为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火势蔓延和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2013年8月31日,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重大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遇难,7人重伤。直接原因:热氨融霜违规操作和管帽连接焊缝存在严重焊接缺陷,导致焊接接头的低温低应力脆性断裂,致使回气集管端头脱落,造成氨泄漏。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氨”并不是造成事故的首要因素。
市场对于上述这些涉氨事故的理解存在严重的曲解。氨,作为一种自然工质,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且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同时,氨亦具有毒性和可燃性,对氨的正确使用和有效控制是确保制冷系统安全的关键因素。行业内不可“因噎废食”,应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氨,并实现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这取决于是否可以做到“扬善除恶”,所谓扬善——全球150余年的应用历史证明,它是一种天然的,具有优良的环境性能和热力学性能的制冷。所谓除恶(风险的可控性)——控制“爆炸”,控制泄漏(毒性),氨制冷技术前景应弘扬发展。
说说国际上氨制冷运用中发生的一些情况。以德国近二十年来的氨制冷事故统计为例,以下数据基于所有需要进行危险源审批的大型氨制冷系统(审批门槛:氨充注量≥50吨),1993到2013年间,共有29个事故记录在案,没有任何人员伤亡,没有发生任何由氨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59%的事故发生在机房,28%的事故发生在维护检修过程中,28%的事故与外国公司有关。
此外,还有1992-1998英国记录在案的氨事故,7年来共发生139起事故,有些人由于接触到氨而受伤,没有发生爆炸,没有人员死亡。由此,我们可以初见“氨亦可安”的端倪。
对于中国近几年发生的氨制冷事故频发表示遗憾。我们组织路演活动并不是在张扬着氨是绝对安全的,而是把很多法律法规和我们的经验融合到一起,一方面让从业者认识氨是安全的,另一方面给行业同仁行之有效的建议,让他们有效实现安全。
丹佛斯鼓励大家开放式探讨,哪种制冷剂适合工业制冷,我们希望给大家一个清晰的全局图。在适合的场合使用合适的制冷剂。
转载自:制冷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