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的交流大会
冷链物流往往是讲车辆、冷库,这种硬件建设比较重视,确实这一块非常活跃,刚刚起步。但是恰恰相反,刚才刘秘书长说来到这里是广东华南地区思想最先进的地方,所以,我今天也想从信息化的角度、从长远的角度来跟大家进行交流。东升农场这个企业我们去调研以后发现这个企业确实不错。所以,冷链物流绝对不是我们表面所看到的,所以,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东升农场是如何做的。
一、信息化是冷链物流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最近为什么“国八条”会出来?就是因为成本的问题。中央电视台连播10多天,讲的是路费、税费的问题。实际上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仅只是这些。我们都知道物流业的竞争,以前80年代的竞争是产品质量的竞争。90年代是质产量的竞争。90年代以后是质量的竞争。到了21世纪就是时间的竞争。为什么?交货期越来越短。刚才李主任说了亚运会,她讲的就是交货速度问题。前面当然是讲质量,没有质量的保障不可能讲时间。就是一层一层叠加起来的,它对市场的反映能力。这些东西就要求我们的物流不仅仅是货物的A到B的过程,它是一个有商务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四流合一”的现象出现。这时候就要求我们进行供应链的管理,这是整个物流界都需要开展的一个活动。
很遗憾的是汽车问题,每天有500万辆货车在运行,但是这种调度是靠什么来完成的呢?是靠电话来调度,靠现金来进行交易。虽然说电脑很普及,但是我们的调度很多时候还是使用原始的手段,它的资金流没有联动,我们还是要对帐本,还有不想付钱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背后整个物流有商品流动的过程当中,我们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没有对称,信息不对称导致成本高。我们的信息只有进,没有出。出去的信息很滞后,信息共享也没有实现。
日本国分冷链物流做得很好的企业,实际上它推动的是信息系统,事实上整个链条的对接根本没有实现。事实上冷链技术、冷链设备差异越来越少,美国有AP(谐音),我们也慢慢在用,我们都有,一般的小设备差异不大。关键点还是信息落后。
这是我两年前拍的一个超市运送过程,这就是中国的现状,它没有以信息化带动。那么,这个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什么呢?事实上跟中央或央视所传达的路费、油费、税费都是影响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还有联运的缺失,而不仅仅是路费、油费、税费的问题,这是表面现象。所以,导致中国物流成本比外国高2倍以上的原因。事实上,我们的人工这么便宜,人家一个人工比我们高很多倍,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成本这么高?就是软环境建设我们严重滞后于外国的发展。
我在日本留学了15年,我知道日本整体的发展,因为缺乏有效的信息,整个流通过程效率非常低。
我想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信息化。如果解决信息对称的层面,事实上供应链信息流的畅通就是要借助信息化来实现。日本国分这个企业就在推这个事情,绝对不会仅仅推一台汽车,一个设备,它是整个从农田到餐桌整个过程最终信息流通。
在座的可能有在玩微博,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因为信息化网络技术的进步,完全可以加快速度推动进程,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不要觉得信息化离我们冷链物流很远,其实离得很近,它完全可以推动信息化的进程。比如沃尔玛在中国冷链行业不是做得最好,但是起码他们也在努力。我最近在深圳、广州调研,我就发现冷链哪个企业做得最好。不是表面上冷链,表面的样子看到的是华润。
未来的外资竞争很激烈,所以,冷链物流的信息化需要解决三个基础问题:(1)社会基础(2)市场基础(3)企业基础。有没有人肯付出这种成本,一个社会有没有这种环境去接受我们去做这种事情,这三大基础问题是不是所有企业都应该这样进行这样的活动。我简单阐述一下,如果是社会基础,如果没有网络技术的进步,这是一个大前提,那我们很难推动信息化。如果电脑还是停留在30年前这种昂贵的时候,我们也无法提供这种信息。以后网络技术进入云计算时代,云计算可以免费提供场所、空间给你用,无线上网不需要钱,进行共享。冷链物流标准规范这些东西也是社会基础的重要问题。秘书长他们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这些东西还是在编制当中,现在没有真正成为行业标准。需要相关的标准、行业规范来推动。这个过程当中,把它串起来的话就是信息化。
市场基础,我们的冷链物流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必须由需求带动,但是这个市场的基础也需要培育。事实上民众、消费者也是市场的基础。所以,我们冷链技术冷链我们的协会除了推广最先进的技术以外,可能给消费者信息的传达更为重要。这样才能够有利地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他知道它的猪肉是在那种环境下运送过来的,在40度的温度下运送的。如果是3、5度冷床的状态是最好吃的。你要传达这种知识普及教育,这也是市场基础,也是社会基础。要不然就不可能有很大的发展。
可能在座的很多人以为专家学者是没有用的,我告诉你,没有专家学者的推动的推动你的行业是发展不了的。我在很多省政府文件都是起草人之一,我们政策引导,宏观思维的把控非常关键。特别是在这种粗放型的企业,它有企业的基础。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能力去做这个事情,所以,为什么我刚才说龙头企业要带动,以点带面来推动整个行业。
实际上我们企业自身的能力,经营状态是决定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性。我们很多企业,如果我们的高管不重视这个,只重视冷库的建设,仅仅做这些是不够的。即使买一台车,买一台车值多少钱呢?现在买一台冷装车大概就20万左右,改装以后又少了钱。更重要的是企业内部的市场信息化、供应链的管理。事实上工业链的管理不是靠内部管理,是靠企业之间关系的管理完成的。以前我们更重视内部管理,而工业链管理时代就是企业之间的管理更为重要。像香港的利丰为什么能成功?就是网络的设计能力,以及供应商之间的管理能力非常强大。
这是日本的信息化。信息化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消费者的基础,或者说企业的基础。大家想想没有电脑的时候同样可以进行企业运营,要把它运得非常通畅,这才算信息化。不是因为系统上了信息化就能够解决所有的流程问题。
不是这样的,是因为我的流程已经用人手都可以操作我才信息化。我们的信息化彩绘真正有用。在80年代初期,日本上信息化的时候,没有急于上
信息化系统,就是要梳理整个企业内部的流程,用人工都可以完成的情况下再做信息化。这样一下就推广下去。日本人两头终端。像沃尔玛现在因为强势,它就可以跟一些供应商进行联网,但是我们中国大部分的供应商还做不到,基本上进入自己内部的信息化阶段。
内部的信息化阶段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可以提高很大的效率。事实上,好卖不好卖从需求开始,仅仅内部化的信息化是不够的。事实上供应链管理必须要打破企业边界,实现跨企业间的协作。广东有一个叫金岳枫(谐音)的企业专门做第三方的配送,亚运会的天河场馆也是它们搞的,它们做得很好,做天河的快餐。我们吃的冷冻种子都是它的代理商。包括以前的洪城超市,都是由他们提供共同配送的。包括华新集团也是由日本的综合商社共同出资成立新的冷链公司。
冷链的商业物流跟分销物流是融为一体的。信息不沟通根本不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协作就是合作,就是工业链管理的一种趋势和方向。我们很多企业的老板坐在办公室干什么?以前看报纸就可以了,现在要做网络关系,未来很重要。以前管下面的人,现在管外面的企业,怎样更好的合作。只有这样,高效的流程过程才能实现高效的顾客反应。在冷链界可能这个是刚起步,但是在物流界这个已经早就在进行了。包括沃尔玛做500双鞋就在工厂生产,就用一天时间,运送到美国只要10天时间,都是这样的过程。
二、冷链物流的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东升农场的信息化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东升可能很多朋友不一定清楚,东升是一个牌子,供港蔬菜,它的蔬菜以前在香港的百佳超市卖。它的总部在广州,在番禺,当然在全国各地都有,在番禺就有3000亩地,旁边有1万多农民进行配合,非常巨大。不是想象的传统农业,是现代化的农业。2002年成立了东升集团公司,它在番禺大岗镇。有3000亩地,与周边农户合作面积超过10000亩,每天加工量有100万吨。主要有3个层面:一个是来自周边的加工,还有一个来自供港和珠三角大城市,大的超市里面有可能就有,应该沃尔玛也有。做专柜的方式进去,直接通到终端。全国各基地输送的蔬果,从种子控制到了终端。也有一些出口的产品,也有出口到各个地方的产品。这个企业非常庞大,是一个香港投资的企业。也有粗加工的过程。
东升农场的主要做法:农产品检测设备必须要实时监控,它们有一套完整的溯源体系。它的种子播在哪一块地,哪一块田,种到哪里,播到哪里,全部用信息化随时监控。2008年就建立了这种电脑监控体系,可以实时监控到全国各地基地的育苗、种植、施肥、加工、收获等状况。这就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它大概有1万合作伙伴在一块,在深圳有一些农产品的企业,有一个叫“土包子”的公司想从贵州将农产品运送到广州来,我去它们厂看了,比东升小多了,也有一些本土的企业在努力做这个事情,类似这样的小型企业在努力做这种事情,它的溯源体系非常厉害。
另外,在管理上,公司成立了食品安全小组,并引入了ISO、QACCP等管理体系。通过一系列不断的努力,取得一系列的证书,这种实时的监控,从源头到餐桌整个过程的监控,让这些企业能提供这种服务,或者具有这种提供服务能力的企业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从而获得市场的认可,以及让它更快成长。
出口必须要有这种认证。所以,它是一个体系,它不仅仅是信息化这么简单。跟沃尔玛合作也一样必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认证,通过了才能跟它成为合作伙伴。它通过外国的标准来控制你的质量,在选供应商的时候已经进行了筛选。
最后,实际上信息化就是中国冷链物流走向规范化、信息化有利的武器。因为信息化是一种手段,我们通过这种手段来完善冷链物流的发展。通过信息化,获取更多的信息,成为决策的资本。获得人家没有的,我们先得到一步的信息来获取我们在市场上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