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后几年间,玻璃纤维工业执行原国家建材局制定的“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和“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方针,在调整结构中,坚持“鼓励发展池窑拉丝,限制发展铂漏板球法拉丝,淘汰落后的陶土坩埚拉丝”的技术政策;坚持在总量中提高无碱玻纤制品和增强型玻纤制品的比重和开发国内外市场急需的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向国际标准靠拢的调整产品结构的方针;坚持“企业要从小型、粗放型生产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转化,重点培育扶持几个大型企业集团”的思路,取得了较大成绩。 截至2000年年底,我国玻璃纤维总产量达21万吨,是1980年产量的5倍。其中,建成投产的池窑拉丝项目10个,年生产能力6.55万吨,实际产量超过6万吨,占全国玻纤总产量的28%,其中万吨级池窑总体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国外20世纪90年代中期水平;无碱玻纤制品和增强型玻纤制品分别达到总产量的40%和50%以上;增强型玻纤制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品种基本配套。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高新技术产业及国防建设对玻纤制品的需要,我国玻纤行业研制和开发了许多能够发挥玻璃纤维物化特性的新品种;企业结构也有了很大变化,形成了“泰山”、“巨石”、“重庆国际”3个年产量分别超过3万吨的大型池窑拉丝企业,其产品已有50%左右进入国际市场,预计到2005年将各自达到年产10万吨甚至15万吨以上的规模,能够完全依靠国内技术力量自行设计建造2万吨级以上池窑拉丝项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总体技术装备水平将接近或达到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末先进水平,必将带动中国玻纤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企业优化升级,促进行业的整体提升和发展。 自1999年下半年以来,玻纤行业产销两旺,特别是2000年出口量达81911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创汇15905万美元;国内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基本无库存,这是40多年以来的最好形势,给全行业带来了极好的发展机遇。由于国内外市场旺销的刺激和“发展为主题”指导方针的激励,我国出现了一股积极发展玻纤工业的热潮,主要表现在:一是逐渐形成了一股建设池窑项目热。据近两年不完全统计,已立项并做了可行性研究论证的老厂改扩建项目共4座窑,年产量约4万吨项目已报项目建议书的有4座窑,设计规模约45万吨;正在调研,有建设意向的还有约30多个项目,其中大部分是新建,小部分是改扩建。这种建设热情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使我国玻纤工业变大变强,但这种遍地开花甚至是一个地区同时上几个规模相同、水平相同的项目,很有可能导致发展过快、总量过剩、超越市场需求,从而造成无序竞争的严重后果。 二是港、澳、台商及外商看好我国市场广大、能源充足、资源丰富以及劳动力低廉的优势,近年来纷纷抢滩上海、昆山、广东等沿海地区,将能耗高、有一定污染的窑炉工业以及劳动密集型的织造工业陆续转移到大陆来。从掌握的情况看,今后两三年内可能在上述地区独资建设8~10座池窑,年生产能力在8万~14万吨之间基布用纱超过1亿平方米)和其他高档产品,将在今后几年构成对我国内地玻纤企业的严峻挑战。 三是铂漏板球法拉丝工厂也在扩大生产能力,使球窑生产能力上升。2000年约有20座球窑恢复生产,有的地区还准备扩建球窑,这种趋势必将扩大中低档产品产量,是与控制总量的要求背道而驰的,不利于调整结构方针的落实。 四是明令淘汰和禁止的陶土坩埚拉丝也乘机扩大生产,伪劣产品充斥市场,极大地危害了玻璃钢、增强石膏、增强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