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华瑞中国制冷网氨制冷节能专家!
服务热线0539-2917777
制冷剂 螺杆机 阀门 配件 制冷剂 螺杆机 阀门 配件
中国低碳战略有待接轨欧洲经验
作者:佚名 时间:2012-05-30 02:20 已阅:648 次

  低炭经济正逐步成为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核心,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必将取代高能耗的发展模式,领航全球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构建低碳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抢滩世界经济制高点的必由之路。
  目前,中国政府正从调整能源结构发展低碳能源、建设低碳示范城市、实施节能和提高能效等方面着手,实施低碳发展战略。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频出重拳,继工信部公布淘汰落后产能2087家企业名单后,发改委又发布了《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首批低碳试点。分析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将迈上低碳之路。
  早在今年5月,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通知要求加快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33亿元、中央财政资金500亿元,重点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循环经济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城镇污水垃圾处理、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以及节能环保能力建设等。
  同时,在信贷和税收方面,相关部门也对产能过剩、落后产能以及节能减排控制行业给予了限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布局,新兴能源规划出台在即……
  然而,与欣欣向荣的低碳发展热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实现未来低碳产业的目标,至少需要60多种骨干技术支持,其中有42种是中国目前不掌握的核心技术。有专家建议,中国和欧盟可以选择双赢的举措,通过建立新的市场激励机制来扩大低碳贸易和投资,以同时捕获“碳”和经济增长。
  欧洲是低碳经济的起源地,也一直是全球低碳经济的领头羊。如今,低碳经济已经写入欧盟未来发展战略规划。2009年3月,欧盟宣布,在2013年前出资1050亿欧元支持“绿色经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保持欧盟在低碳产业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当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又建议欧盟在未来10年内增加500亿欧元专门用于发展“低碳技术”。欧盟委员会还联合企业界和研究人员制定了欧盟发展低碳技术的“路线图”,计划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二氧化碳的捕获和储存等六个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大力发展低碳技术。
  今年3月,欧盟首次发布了“欧洲2020战略”文本初稿。根据新战略,欧盟及其成员国将在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大规模投入,将低碳产业培育成未来的经济支柱。
  国际金融服务集团(UFS)董事局主席何世红表示,低碳经济是未来全球经济的博弈焦点,中国能否抢占低碳经济制高点,与能否很好地把握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息息相关。其间,与全球低碳技术的领跑者欧洲的合作不可或缺。
  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欧中之间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数据显示,双方约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30%,温室气体排放也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中国与欧盟在能源和气候安全方面具有相互依存性,共同的利益也导致双方在低碳产业领域内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据欧洲商务部推测,中国清洁能源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达555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清洁能源市场。而欧洲清洁能源技术和科研开发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从全球范围来看,除了在大多数低碳技术领域保持全球领先外,欧盟也开创了许多低碳发展的独特机制,欧盟发展低碳产业的有效模式正在成为全球典范。比如排放交易体系,目前已经覆盖了地区内30%到50%的工业和能源行业。
  目前,排放交易被认为是以最低成本来实现减排的重要工具,不仅帮助欧盟和各企业实现减排承诺,也为发展中的国家提供了实质性的投资和获取清洁技术的渠道。作为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未来中国商品进入欧盟市场必须要获得“低碳”通行证。事实上,但中国出口商已经可以看到欧盟环保标准正在不断严格。
  何世红认为,中国的低碳发展之路刚刚起步,在碳关税或将影响中欧经贸合作,并可能引发贸易战的关键时刻,中国在低碳战略路径选择上应克服自身不利因素,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实现低碳经济的顺利推进。
  10月30-31日,“欧洲和中国战略合作与发展论坛”将在北京举行。在2天会期里,论坛将举办金融、能源、城市、文化与旅游、传媒等5个“新的全球合作模式峰会”,还将举办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发展论坛、全国金融办发展论坛等2个论坛。此外,第5届中国金融市长年会也将同期举行。
  据悉,如何实现低碳战略、建立多层次碳金融市场体系、创新金融服务等热点问题将被确定为“欧洲和中国战略合作与发展论坛”的重点议题。届时,来自欧洲和中国能源界的官员和专家精英将在就低碳经济发展进行深入交流。业界人士期望此次论坛能够在低碳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方面搭建起沟通平台。
  另外,由于论坛上还有关于金融问题的研判,无疑使得低碳和金融问题得以高度融合,寻找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碳金融发展路径。

关于我们

制冷网介绍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加入我们团队

操作教程

加入制冷网

发布产品信息

大宗采购流程

使用教程

服务时间:09:00-21:00

客服热线:0539-2917777

手机(微信):17865050601

Copyright © 2001-2010 Zhilengw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鲁公网安备 37131202371556号 鲁ICP备12025014-1号

中国制冷网-版权归山东瑞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