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华瑞中国制冷网氨制冷节能专家!
服务热线0539-2917777
制冷剂 螺杆机 阀门 配件 制冷剂 螺杆机 阀门 配件
冷链物流基础薄弱 各方面亟待提升
作者:佚名 时间:2012-05-30 02:20 已阅:716 次

  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研究部署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政策措施》,强调加快实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加强产地蔬菜预冷设施、批发市场冷藏设施、大城市蔬菜低温配送中心建设,并且明确指出“加强产销地铁路专用线、铁路冷藏运输车辆及场站设施建设,促进大批量、长距离蔬菜的铁路运输”。国家的强力支持及扶持使中国的冷链物流产业将得到很大的提升,但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薄弱,冷链物流各环节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提升和改进的现状也不容忽视,“论商台”编者特联合《制冷快报》记者、空调制冷大市场专家及数据分析师,经过采访及深入调查,总结了以下六点我国冷链物流亟待改进的地方,万中补一,以馈读者:
  人力资源匮乏
  我国食品行业的飞速发展促使冷链物流行业迅速发展起来,但行业快速发展和现有人才培养出现脱节,制冷快报记者在经过一系列的采访之后,发现“无人可用”是很多冷链物流企业人的心声,培养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人才成为众人所盼。
  “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难找。”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向记者反映了上面的话。而对于冷链物流人才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德邦物流的郭经理表示,冷库涉及一些化学知识,如氟制冷、氨制冷,“因此,冷链物流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化学常识。再者,冷库里有压缩机等设备,因此还需要有一定的电学常识。关于制冷的结构、工艺、原理等专业知识,这是冷链物流人才必须要掌握的。”郭经理说。空调制冷大市场的专家李义强先生表示了自己对时下冷链年轻人才注入的担忧。“冷链物流的工作环境并不像在写字楼里那么光鲜,有时还需要下冷库,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眼高手低,不愿吃苦。”
  冷链物流人才稀缺,是否有专门培养冷链物流人才的学校?很多冷链物流企业表示“没有听说过”。记者带着以上问题致电了在国内有名的专业院校,从湖南大学、湖南商学院等院校负责人处获悉,这些高校里设置的多是制冷暖通和物流专业,范围比较广,没有细化,更没有专门的冷链物流专业学科。而记者还同时翻阅了几本高校教材,一些理论知识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内容,时代性并不强。一位在物流行业做了七、八年的老前辈告诉记者:“冷链物流企业的人才成长模式大多是“师傅带徒弟”,很多企业的很多员工都是边学边实践,没有其他办法。”
  在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方面,我国真的是一片空白吗?而且只能像过去的手传艺人一样,用落后且见效慢的方式来传递冷链物流的经验知识和技术?
  其实不然,记者最后经过多方调查,发现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了第一个“吃螃蟹”的院校,即将设立全国首个“校企共建冷链物流专业”。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与公共事务管理系主任刘炳康介绍说,学院设置的“冷链物流专业”,正式招生是在今年下半年,预计招两个班,每班50—60人。而谈起“吃螃蟹”的来由,刘炳康主任说:“去年年底,在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广东省知名冷链物流企业和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就“校企共建冷链物流专业”进行了商讨,冷链企业都希望建立这个专业,他们太需要这样的人才了。”学校将采取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方式,已与多家冷链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将全程参与该专业的教学、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分配等教学过程。该专业还与美国英格索兰等著名的国际冷链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这个专业实践性很强,第一年学生主要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就全部放到企业里进行实践了。”刘炳康最后说到。由此可知,我们冷链物流人才匮乏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设施设备不足
  冷链人才的匮乏,只是冰山一角,冷链设施设备不足也同样是问题所在,目前,中国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80%—9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的,运输这些易腐食品时大多在上面盖一块帆布或塑料布,有时棉被还成了最好的保温材料。
  造成这种窘境的直接原因是目前中国冷链设施和冷链装备严重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制冷快报记者从空调制冷大市场数据所知,目前,我国汽车冷藏车辆约有3万多辆,而美国拥有20多万辆,日本拥有12万辆左右。中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左右,美国为0.8%—1%,英国为2.5%—2.8%,德国等发达国家均为2%—3%。而铁路冷藏车辆,在全国总运行车辆33.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6970辆,占2%,而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规范的保温式的保鲜冷藏车箱缺乏,冷藏运量仅占易腐货物运量的25%,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冷藏公路运输方面,欧洲各国汽车冷藏运量占比为60%—80%;中国汽车冷藏运输占比约为20%。现代化的冷藏卡车也严重不足。我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比例仅为0.3%。而发达国家中美国为1%,英国为2.6%,德国达到3%。中国目前的冷库总容量为700多万立方米,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而当生产淡季和原料资源不足时,往往使冷库处于闲置耗能状态。据空调制冷大市场专家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也曾投资数亿元人民币先后修建了100多座气调贮藏库,并从国外引进了一批较先进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生产线,主要用于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但由于不适应我国国情,引进的机械设备利用率不高,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加工产品质量不稳定,加工废弃物未得到综合利用,企业成本高效益差。
  从上述情况来看,中国目前的冷链设施和冷链装备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一是易腐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操过其总成本的50%。二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
  技术标准缺位
  技术标准缺位是我国冷链物流的又一不足,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最好的冷藏箱制造工艺及FRID冷链全程监控技术,都来之德国或其他欧美国家。”迪亚龙物流公司的客服部连经理对论商台的编辑说到,“目前中国的冷链系统还只是一个早期的冷冻设备市场,掌握的冷链技术在很多食品种类上还不能完全应用。”确实,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差距还很大。同时,中国冷链的实施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明细标准,只有一些大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自己制定了一些标准,因此在监管上也是空白。技术欠缺,可以遵循的标准法规也不完善,如近几年相继颁布了《冷冻食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易腐食品机动车辆冷藏运输要求》虽然都是对行业影响巨大的导向性文件和政策,尤其是最近颁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但具体的执行标准和硬性文件法规还有不少空白和漏洞,这是一个基础薄弱行业起步一定会遇到的问题,而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累积,相信会逐渐完善。
  产业配套不全
  产业配套不全,小至国产自主研发的冷藏集装箱大到整个冷链物流传输的体系及配套设施,都在其中。圭塘物流园的负责人王主任告诉制冷快报的记者,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必须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然而中国冷链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配套协调。正如王主任所说,产业配套不够全面,整个冷链物流则会处处受制,捉襟见肘。“论商台”的编者发现,我国在冷库建设中就存在着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轻视产地加工型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等问题。这些失衡使得中国食品冷链产业还未形成独立完善的运作体系。这点不足只能从加强中国食品冷链的整体规划研究,建立政府、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联动机制等方面入手,空调制冷大市场的专家对记者说:“因为一个国家的食品冷链保障体系建设,单靠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有效推进的,它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应该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技术管理手段和监管措施;政府应当制定食品冷链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鼓励措施,加强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行业组织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制定并落实行业整体规划和行业规范;相关企业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力推动中国食品冷链的逐步发展。”
  市场应用率低
  冷链物流的市场前景虽然都被业内外人士和企业看好,但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产业的市场应用率并不是很高,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鲜活的农产品通过冷链流通的比例偏低。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而我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一边是逐年攀升的市场需求,一边是市场应用率的水平低下,造成如此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呢?沈阳大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家琦告诉记者:“关键在四个字,价格成本。”接着蒋董事长对记者解释:“目前我国的冷链市场应用率偏低,并非没有市场需求,而是冷链物流的价格成本过高,不管是租用还是采购冷藏箱还是全程冷链监控的FRID技术,德国的冷藏箱是公认最好的,而日韩的技术以及欧美新推的FRID监控,这些都需要高额的资金投入,一般买卖冷链货物双方是不会做这个投入的,而冷链物流公司要做,肯定要大幅度提高运输费用,才能保证公司不亏本,价格不菲,用的人自然不多。”
  冷链基础薄弱
  基础薄弱,是对我国冷链物流现状的总结和集中体现,要尽快改变现有的局面是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为尽快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关部门也将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从《规划》中可以看出,这一系列的措施包括通过兼并重组、参股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整合现有生鲜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企业以及港口、码头、航空航运交通枢纽的冷链物流资源,加快升级改造步伐和加强配套协作,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低温物流中心。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放宽冷链运输车辆的城市交通管制;合理确定运输车辆的载重量;支持冷藏运输车辆跨区域加盟,在车辆审验、车辆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
  如上所见,虽然中国现代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多多,但也不全是坏消息,值得高兴的是,国家在这方面的法规越来越严,认识度越来越高,零售终端对供应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在不断要求正规冷链的需求;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冷链发展的关键,更主要的是市场供求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产品本身的竞争,一个能保证温度的产品要比另一个不能保证温度的产品更受零售商的欢迎。据空调制冷大市场的数据分析可知,在华东地区,对冷链的认识和需求均提高很快,它又是全国做得最好的地区,上海又是华东最好的,上海的消费者和冷链行业人士都有理由感到欣慰。所以不管作为产品消费者或者是业内人士,论商台都呼吁大家更多地关注与我们生活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中国冷链物流,一起来促进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和进步………

关于我们

制冷网介绍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加入我们团队

操作教程

加入制冷网

发布产品信息

大宗采购流程

使用教程

服务时间:09:00-21:00

客服热线:0539-2917777

手机(微信):17865050601

Copyright © 2001-2010 Zhilengw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鲁公网安备 37131202371556号 鲁ICP备12025014-1号

中国制冷网-版权归山东瑞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