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光临华瑞中国制冷网氨制冷节能专家!
服务热线0539-2917777
制冷剂 螺杆机 阀门 配件 制冷剂 螺杆机 阀门 配件
制冷系统氨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文本
作者:佚名 时间:2021-06-02 00:11 已阅:2438 次

制冷系统氨泄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 目的: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安全事故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企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2. 适用范围:各工厂的制冷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设备管理人员。

3.预案内容:

在氨制冷循环过程中,如果因生产操作不当或制冷设备、管道、阀门出现故障,将会造成大量的氨蒸发,气体或液体向外泄漏,因此有可能发生重大火灾、爆炸及人员中毒等严重后果,会直接影响整个生产区域及周边环境。为此氨制冷运行中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管理压缩机组、压力容器、附件设施、安全装置,防止氨气体和液体外泄。如果发生意外泄漏,并且在无法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必须执行以下防范应急救援预案,以防止事态的扩大和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3.1氨的理化特性与爆炸极限

    氨是无色气体,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化学分子式为:NH3,用于制冷剂通常称为:R717。在20℃时液氨比重:610Kg/M30.61Kg/L)、熔点-77.7℃,沸点-33.35℃。氨极易溶于水,其溶解度为90/100毫升水。其水溶液呈碱性,1%水溶液PH=11.7。气态氨在适当压力下可生成液态氨,并释放大量的热。每1kg液氨蒸发后变成1316L氨气。氨对人的呼吸道、皮肤、眼睛都有较强的刺激性和化学烧伤性。

氨液泄漏会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压缩气体并大量释放到空间,气体的体积立即扩大到280倍,约在10分钟之内充满空间,形成重大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因素。氨的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

氨的爆炸极限:15.727.4%。最小引爆能量:0.77mmj

3.2氨气大量外泄的危害性

 3.2.1着火

极限值:空气中氨含量达到1625%。

      特点:着火快、温度极高(超过1000℃);火力强、不易扑灭。

      主要危害:人员烧伤,甚至死亡,厂房设备、设施烧坏。

 3.2.2有毒气体外泄

    主要部位:氨压缩机密封、氨循环设备法兰垫、氨管线、管件、阀门以及安全装置。

    特点:短时间内不会着火或爆炸,但由于液氨蒸发速度极快,1kg液氨蒸发后变成1316L氨气,迅速占据空间,使操作人员不能及时处理关闭阀门而被迫撤离现场,严重时液氨会灼伤人的皮肤,氨气会使人眼睛和呼吸道受伤。

3.3.3爆炸

主要部位:氨压缩机、氨循环系统、设备、阀门管道。

特点:由于管道或阀门等部位损坏处破口较大,大量高压气体冲出后,气体未着火,大量可燃气体充满空间,遇到明火引起爆炸;由于气体中含有大量氨气,对人体伤害特别大,当大量的氨气外泄,达到爆炸极限并遇到明火,其发生空间爆炸的可能性极大。

3.3发生氨泄漏的危险源

根据制冷使用、储存液氨的数量、危险性质、可能引起化学爆炸事故等特点,确定以下三处具有易发生氨泄露事故的危险源:

3.3.1氨压缩机密封部位和分离容器主要连接部位;

3.3.2氨液储罐的第一道法兰接合面及安全附件;

3.3.3氨循环系统中的阀门、管件及安全附件;

3.4泄漏事故类别

一般事故:可因设备的微量泄漏,通过安全报警系统或岗位操作人员巡检及时发现,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理。

重大事故:可因设备、管道、容器的大量外泄而发生的重大事故,安全报警系统或操作人员虽及时发现,但一时难以控制。

3.5氨气外泄事故的预防:

3.5.1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检查不周或失误而造成事故;

3.5.2严格执行工艺指标,严禁超压运行;

3.5.3各设备的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要灵活、灵敏可靠,作好定期校验工作;

3.5.4加强设备管理,认真作好设备管道阀门的检查工作,对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设备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3.5.5设备上的螺栓应齐全,及时清除设备或管道的振动,防止因振动、摩擦而造成事故。

3.6制冷岗位氨气大量外泄的主要部位及采取措施:

3.6.1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

⑴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后,先切断压缩机电源,马上关闭排气阀,吸气阀(双级氨压缩机应同时关闭二级排气阀及二级吸气阀)如正在加油,应及时关闭加油阀。

⑵应将机房运行的机器全部停止,操作人员发现压缩机漏氨时立即停机并根据自己所处位置,在关闭事故机时顺便将就近运行的机器断电。

⑶如漏氨事故较大,无法靠近事故机,应到室外停机,停机后立即关闭所有油氨分离器进气阀及与事故机吸气相连的低压桶出气阀。

⑷迅速开启氨压缩机机房所有的事故排风扇。

⑸在处理事故时,用水管喷浇漏氨部位,使氨与水溶解,注意压缩机电机的防水保护。

3.6.2压力容器漏氨事故

    处理此类事故,原则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扩大,然后采取措施将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关闭设备所有阀门,漏氨严重不能贴近设备时要采取关闭与该设备相联接串通的其它设备阀门,用水淋浇漏氨部位,容器里氨液及时排空处理。属于此类设备有:油氨分离器、冷凝器、高压贮液桶、中冷器、排液桶、热虹吸罐、集油器、放空气器、低压贮液桶等。

⑴油氨分离器漏氨

     油氨分离器漏氨后,如压缩机正在运行工作中,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迅速关闭该油分离器的出气阀、进气阀、供液阀、放油阀及关闭冷凝器进气阀,压缩机至油氨分离器的排气阀。

⑵冷凝器漏氨(立式、卧式、蒸发式冷凝器)

    冷凝器漏氨后,如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迅速关闭所有高压桶均压阀和其它所有冷凝器均压、放空气器阀,然后关闭冷凝器的进气阀、出液阀。工艺允许时可以对事故冷凝器进行减压。

⑶高压桶漏氨

    高压贮液桶漏氨后,立即关闭高压贮液桶的进液阀、均液阀、出液阀、放油阀及其它关联阀门。如氨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迅速切断压缩机电源,在条件及环境允许时,立即开启与低压容器相联的阀门进行减压、排液、尽量减少氨液外泄损失,当高压桶压力与低压压力一致时,应及时关闭减压排液阀门。

⑷中间冷却器漏氨

    中间冷却器漏氨后,当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应立即切断该机电源,关闭压缩机的一级排气阀、二级吸气阀及与其它设备相通的阀门,同时开启放油阀进行排液放油减压。

⑸低压贮液桶漏氨

    低压贮液桶漏氨后,该系统压缩机处于运行中,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关闭压缩机吸气阀,同时关闭低压桶的进气、出气、均液、放油及其它关联阀门,开启氨泵进液、出液阀及氨泵,将低压贮液桶内氨液送至库房蒸发器内,待低压贮液桶内无液后关闭氨泵进液阀。

⑹排液桶漏氨

    排液桶漏氨(在冲霜、加压、排液、放油工作中)应立即关闭排液桶的所有与其它设备相连阀门,根据排液桶的液位多少进行处理。如液量较少,开启减压阀进行减压,一般液量较多时,应尽快将桶内液体排空,减少氨的外泄量。

⑺集油器漏氨

    集油器漏氨后,在放油过程中,都应立即关闭集油器的进油和减压阀。

⑻放空气器漏氨

    放空气器漏氨,应立即关闭混合气体进气阀、供液阀、回流阀、蒸发回气阀。

⑼设备玻璃管,油位指示器漏氨

    液、油位显示器,玻璃管破裂漏氨,当上、下侧弹子阀失灵,应立即关闭显示器上、下侧的弹子角阀,尽早控制住氨液大量外泄。

⑽氨瓶漏氨

    氨瓶的管理,氨瓶属于移动的高压设备,氨瓶必须每三年进行技术检查一次,如发现瓶壁有裂纹或局部腐蚀,其深度超过公称壁厚的10%以及发现有结疤、陷、鼓包、伤痕和重皮等缺陷时,应禁止使用。要严格执行氨瓶的使用、储存、运输、保管的操作规程和使用的注意事项。在加氨的过程中漏氨,立即关闭氨瓶出液阀,加氨站的加氨阀,用水淋浇漏氨部位,迅速将氨瓶推离加氨现场。

3.6.3 蒸发器漏氨

    用冷间蒸发器漏氨包括:冷风机、排管、卧式蒸发器、板式换热器等,处理原则:应立即关闭蒸发器供液阀、回气阀、热氨阀、排液阀、并及时将蒸发器内氨液排空。

⑴在冲霜过程中,应立即关闭冲霜热氨阀、关闭排液阀、开启回气阀进行减压。

⑵在库房降温过程中,应立即关闭蒸发器供液阀、氨泵系统停止运行。

⑶根据漏氨情况,在条件、环境允许情况下,可采取适当的压力,热氨冲霜的方法,将蒸发器内氨液排回排液桶,减少氨液损失和库房空气污染。

⑷确定漏氨部位,可做临时性处理,能打管卡的采取管卡紧固,减少氨的外泄量。

⑸开启移动的事故排风扇、尽量减少用冷间的氨味。

3.6.4 阀门漏氨

⑴发现氨阀门漏氨后,迅速关闭事故阀门两边最近的控制阀。

⑵容器上的控制阀门漏氨。

关闭事故控制阀前最近的阀门。

关闭容器的进、出液、进出气、均液、均压、放油、供液、减压等阀门。

如高压容器上的控制阀门事故,在条件、环境允许时,应迅速开启有关阀门,向低压系统进行减压排液,减少氨外泄量和损失。

开启事故排风进行通风换气。

3.6.5 管道漏氨

⑴如发现管道漏氨后,迅速关闭事故管道两边最近的控制阀门,切断氨液的来源。

⑵根据漏氨情况,管子漏氨的大小,可采取临时打管卡的办法,封堵漏口和裂纹,然后进行事故部位抽空。

⑶开启事故排风扇进行通风换气,并对事故部位抽空,更换新管进行修理补焊。

3.6.6 加氨装置漏氨(加氨站)

    在加氨过程中,加氨装置漏氨,应迅速关闭加氨装置最近的阀门和氨瓶的出液阀。

3.6.7调节站漏氨

⑴调节站的阀门及管路和压力表漏氨后,应迅速关闭漏氨事故处两侧最近的控制阀,切断氨的来源。

⑵开启事故排风扇进行通风换气,待氨液处理完毕后进行系统抽空,更换阀门或进行补焊。

3.6.8处理漏氨事故时氨的排放

    容器设备漏氨,容器内氨液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将其设备内的氨液排放到其它容器内或排放掉的处理工作。免得造成更大的漏氨现象,减少伤亡及空气污染。氨液的排放分为系统内排放和向系统外排放。

⑴向系统内的排放:一般应采取设备的放油管及排液管排放,将漏氨容器的氨液排至其它压力较低的容器内。

⑵向系统外的排放,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减少事故设备的氨液外泄,避免伤亡事故发生,将氨液通过串联设备放油管与耐压胶皮管放入水池中,以保证安全,在向外界排放氨液或氨气时,注意:阀门不要开的过大、过猛、防止胶管连接处脱落,造成意外事故发生。

3.7发生漏氨时的急救措施

在制冷设备循环中,事故起因多种多样,如操作失误、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等原因,当事故发生时,操作人员一定要镇静沉着以免乱开或错开阀门,正确判断情况,由班长组织有经验的技工佩带合适的防护用具,进入现场抢修。对于漏氨部位,根据现场情况,采用应急水源喷淋的方式对泄漏的氨气进行溶水处理(现场有电器设备侧切不可用水喷淋)

3.7.1如系高压管道漏氨,操作工应立即停止压缩机运行,切断漏氨部位与有关设备相连通的阀门,如管道不长可采用放空的办法,待管内余氨放空,并置换空气后进行补焊。

3.7.2如系低压系统管道跑氨,操作工应迅速查明跑氨部位,关闭该制冷间冷却设备的供液阀和调整有关连通阀门,如漏点在冷库内,由冷库人员及时通知制冷,如冷库氨气甚浓,冷库可开启风机排风来清除氨味,并用醋酸液喷雾中和,然后用管卡子将漏点夹死,恢复制冷间工作,待将库房货物出完后,升温再进行抽空补焊,补焊必须由专业持证人员进行。

3.7.3氨气外泄量较大,但未着火,而氨的刺激性气味使人不能接近,应由主管或当班班长组织人员抢修,抢救人员必须穿防护服和佩带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最少两人同时进入,不允许戴简易防毒面具进去处理)。迅速进入事故现场,关闭各对外控制的阀扪,尽量控制氨气的外泄。如外泄量仍在继续扩大,应考虑人员撤离现场。

3.7.4抢险时佩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前必须认真检查后即可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报警器发出的报警信号,听到报警信号应立即撤离现场。

3.7.5若氨气大量外泄,虽未即刻着火,但这种情况已非常危险,这时救援人员应沉着冷静,在最短时间内关闭对外连接的阀门,并由主管或当班班长直接通知总配电室拉闸断电。安排周边岗位人员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实施厂区道路管制,车辆疏散。其它远离制冷的生产厂应紧急停车,以防止制冷发生爆炸。

3.7.6若外泄氨气已经着火,在初期火势不大时,除迅速切断阀门卸压外,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可行时操作人员应对着火点管内氨液进行排放到其它设备内或进行分段隔离。如火势增大,抢险人员在确保个人免受伤害的情况下,佩带呼吸器进入事故现场关闭阀门。如火势太大,已经无法控制,应组织人员撤离,并联系消防部门对已经着火厂房设施喷水、降温(注意千万不可将水喷到电气设施上)

3.8发生氨中毒的急救措施:

    制冷车间应在车间入口醒目、易取的地方放置药品和急救专用物品并标识清楚,以备紧急使用。

3.8.1氨液溅到皮肤上会引起灼伤的伤害

    当氨液溅到衣服和皮肤上时,应立即把被氨液溅湿的衣服脱去,用水或2%的硼酸水冲洗皮肤,注意水温不得超过46℃,切忌干加热,当解冻后,再涂上消毒凡士林、植物油或万花油。

3.8.2氨液或氨气对眼睛有刺激或灼伤性伤害

    当呼吸道受氨气刺激引起严重咳嗽时,可用湿毛巾或用水弄湿衣服,捂住鼻子和口。由于氨易溶于水,因此,可显著减轻氨的刺激作用,或用食醋把毛巾弄湿再捂口、鼻,由于醋蒸汽与氨发生中和作用,使氨变成中性盐,这样,也可减轻氨对呼吸道的刺激和中毒程度。

3.8.3氨气被人体吸入,轻则刺激呼吸器官,重则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当呼吸道受氨刺激较大,而且中毒比较严重时,可用硼酸水滴鼻、漱口,并给中毒者饮用0.5%的柠檬水和柠檬汁。但切勿饮白开水,氨易溶于水会助长氨的扩散。氨中毒十分严重,致使呼吸微弱,甚至休克,呼吸停止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抢救,给中毒者饮用食醋,并以纯氧呼吸或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首先,不论中毒或窒息程度轻重与否,均应将患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进行救护,不便继续吸入含氨的空气。

3.8.4出现人员伤亡,在场人员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根据伤势将伤员送往职业病专科医院,同时伤员所在部门将伤员情况报工伤主管部门或当地劳动部门。

3.9发生重大氨泄漏的人员疏散

    由各部门各车间在现场的基层管理人员组织人员的疏散,人员疏散后,在公司院内门前集合清点,查明情况后及时向领导汇报。

3.10发生氨气泄漏的汇报程序

    氨气泄漏事故发生后,泄漏场所的在场人员应立即拨打电话通知制冷人员,发生重大泄漏事故,处理不了的请拨打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

关于我们

制冷网介绍

使用协议

版权隐私

加入我们团队

操作教程

加入制冷网

发布产品信息

大宗采购流程

使用教程

服务时间:09:00-21:00

客服热线:0539-2917777

手机(微信):17865050601

Copyright © 2001-2010 Zhilengw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鲁公网安备 37131202371556号 鲁ICP备12025014-1号

中国制冷网-版权归山东瑞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所有